细胞肿大虹彩病毒(Megalocytivirus) 是目前发现的危害鱼类健康的重要病毒性病原,该属病毒广泛分布于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可感染近百种淡水、海水鱼类,致使感染鱼类大面积死亡,给水产养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国在2008 年农业部第1125号公告将该属中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同属病毒引发的真鲷虹彩病毒病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一、流行病学研究 细胞肿大虹彩病毒在分类上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基因组为双链 DNA。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病主要在春秋季节爆发,受水温影响,当水温为25~34℃时易发该病,28~30℃是其最适水温,在养殖水体中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途径进行传播,其宿主范围极其广泛,目前已被发现的感染的宿主有鲈形目、鲽形目、鳕形目和鲀形目等4目近百种海水、淡水鱼类。 二、病理学研究 2.1 临床变化 病鱼鳃丝鲜红,无溃烂(图1A)。解剖可见病鱼空肠空胃,无明显发炎。肝局部出血,呈现不均匀的颜色。脾和肾严重肿大、易碎,肾脏色淡(图 1B)。 2.2 组织病理变化 脾:健康鱼脾实质细胞饱满、清晰、排列紧密(图2A)。病鱼脾组织细胞坏死,被大量红细胞浸润,出现严重淤血。组织中填充有大量嗜碱性的肿大细胞,直径为10~15μm,细胞质均一化(图2B)。脾出现大量铁血黄素沉积(图2C)。 头肾:健康鱼的头肾呈致密的网状结构(图2D)。病鱼的头肾组织中可见大量嗜碱性的肿大细胞(2E),且组织结构松散,大量细胞发生核固缩,红细胞浸润,多见细胞崩解后形成的坏死灶(图2F)。 肝脏:健康鱼肝脏细胞大小、形状均一,结构清晰排列紧密(图2G)。病鱼肝脏细胞膜崩解,边界模糊,细胞连成一片,造成双核假象;细胞核肿大而核质溶解呈透亮状;肝血窦周围细胞发生淀粉样变性,胞质呈现云雾状的嗜酸性染色(图2H)。病鱼肝脏内可见局灶性坏死,并零星出现嗜碱性的肿大细胞(图 2I)。 肾:健康鱼的肾组织结构饱满、清晰(图2J)。病鱼的肾造血组织坏死、细胞核固缩;出现嗜碱性的肿大细胞,但数量比脾和头肾组织中少。病鱼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核空泡化(图 2K)。肾小球血管球细胞水样变性,肾小囊腔变窄(图2L)。 鳃:健康鱼鳃上皮细胞单层有序排列,次级鳃丝结构清晰(图2M)。病鱼鳃组织结构松散,次级鳃丝肿胀(图2N),且上皮细胞剥离、脱落;部分柱细胞断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症(图2O)。 心肌:健康鱼心肌细胞结构清晰规整(图 2P)。病鱼心肌纤维结构松散、紊乱,心肌退化变性,胞质液化呈均质玻璃样物质。严重者心肌细胞坏死,细胞崩解留下带状坏死灶(图2Q)。 肠:病鱼肠组织病变不明显;肠黏膜固有层零星出现细胞质均一、嗜碱性的肿大细胞,细胞核固缩于细胞边缘,或异常肿大,核质溶解呈透亮状(图2R、图2S)。 胃:病鱼胃黏膜下层退化变性,细胞出现坏死崩解,留下不规则的坏死灶(图2U)。 三、病害防治 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是使用疫苗,但目前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并不明显。目前在实验室阶段主要是通过亚单位疫苗、减毒疫苗、DNA疫苗、免疫佐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尚未有效的防范机制。为了更好地防止疾病爆发,在加强研制安全、方便、特效且适用于渔业生产的疫苗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该属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监测,预防病毒的传播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席云清, 田佳鑫, 唐绍林, 等. 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17): 10. [2] 于兵, 陈晓东, 王海燕, 等. 鸭绿江斑鳜中真鲷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动物检疫, 2013, 30(12): 59-61. [3] 刘冉阳,史成银,谢国驷,李晨,王海波.真鲷虹彩病毒自然感染杂交石斑鱼“褐龙斑”的组织病理分析[J].渔业科学进展,2019,40(03):103-112. [4] 王海波,史成银,谢国驷,刘冉阳,任宁欣.真鲷虹彩病毒引起养殖斑石鲷大规模死亡的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9:1-8. (本文已被浏览 14577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