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888注册老虎机 盈盛国际官方网站 | 2021-11-23 09:09:00 vrbet888 出处: 我要评论 | | 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水温逐渐降低,水霉病的发生渐渐增多。水霉病又称白毛病、肤霉病,是鱼类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之一。每年全国各养殖区域均有发生,从鱼卵到各年龄阶段的鱼都可感染,已成为养殖业的大患,尤其是人工养殖的淡水鱼,极易感染水霉而引起巨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介绍水霉病的发病症状、诱发因素、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方法,希望对水霉病的防控提供帮助。 一、水霉病的临床症状 水霉病的病原是水霉菌,一般在鱼体受到外伤后感染,感染的病鱼上浮、靠边,游动迟缓,食欲减退,常在感染部位形成白色棉絮状覆盖物,严重的病鱼在头部、躯干部、尾部均有水霉寄生,取感染部位镜检可见水霉菌菌丝。 二、水霉病的流行特点 水霉菌主要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水霉的孢子在水、泥土中大量存在,对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水霉是腐生性的,寄生于体表的伤口处,从受伤部位侵入鱼体的组织。 水霉菌在水温5~26℃均可生长繁殖,13~18℃为最适繁殖水温,水温高于27℃或低于4℃很少发病或不发病。 水霉菌具有广泛的寄主谱,不仅感染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水产动物也可感染,且从卵到成体都可感染。 三、水霉病的诱发因素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鱼体体表受到损伤引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产养殖动物在拉网、捕捞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时间过长,引发鱼类剧烈跳跃、撞击,造成鱼体体表受到机械损伤。 2、通常体表寄生虫较多的鱼塘,鱼体被寄生虫叮咬造成伤口,极易被水霉寄生和感染。 3、养殖环境恶化,池塘水质、底质差不仅容易滋生大量水霉,也会导致鱼体质和抵抗力持续减弱,一旦环境突变,受伤后感染几率会大大增加。 4、秋冬季节,养殖进入中后期,池底积累大量有机质,底质差、污染重,遇到低溶氧时反硝化作用容易出现氮气过饱和引发气泡病损伤鱼体,进而继发水霉病。另外,连续晴天或雨后天晴池塘藻类光合作用产氧量大,溶氧饱和度变化大时,也极易发生气泡病。 四、水霉病的防控 临床上的水霉病多数是鱼体质下降或鱼体受伤后继发感染所致,因此,水霉病的防控主要应该从提高鱼体质,防鱼体受伤两方面入手,同时也应注意防细菌继发感染。 1、提高体质 放养前最好进行池塘清淤工作,彻底清塘消毒。养殖过程中定期调水、改底,避免养殖水产动物因养殖环境不良而发生水霉病。定期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低聚糖-500”、“大蒜粉”等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抵抗力。 2、避免鱼体受伤 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拉网、挑选、运输等人为操作,尤其是水温低于20℃时,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擦伤或冻伤。定期兜鱼检查,检查鱼鳃和体表是否有寄生虫,防止因寄生虫叮咬而造成伤口。 3、药物防控 一旦发现鱼有感染水霉,应尽快使用五倍子末或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 | | | 资讯分类 | | | | | 相关资讯: | | 相关文库: | | 资讯连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