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鱼类病毒性出血败血症(VHS) 的病原为鱼类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该病毒隶属于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是一种不分节段的单链负义RNA 病毒,全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VHSV呈子弹状,长约180纳米 ,直径70纳米。从3’端至5’端依次包含N-P(M1)-M2-G-NV-L 六个基因,分别编码病毒核蛋白、磷蛋白、基质蛋白、糖蛋白、非结构蛋白和聚合酶蛋白。VHS严重危害虹鳟、大菱鲆和牙鲆等鱼类,常导致鱼类脾肾坏死、变性及全身性出血等症状,死亡率达90%以上。主要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申报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传播途径 病鱼及病鱼污染水、污染物、食鱼鸟类等均是病毒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主要经鱼鳃进入鱼体产生感染;病鱼或无症状带毒鱼粪便、尿液和精卵液均可排出病毒,通过水体扩散传播病毒,引起疾病流行,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鱼群各鱼龄阶段均可感染,鱼龄越小越易发病死亡,亲鱼较少发病。VHS虽然可全年流行,但发病与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VHS的主要流行季节是冬末春初(水温6~12℃),水温上升到15℃以上,发病率降低。 临床症状 VHS的主要特征是出血。在自然条件下,VHS的潜伏期为7~25 d。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表现差异,VHS可以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发病迅速、死亡率高(鱼苗可达100%)。主要表现有病鱼嗜睡,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鳃因贫血而苍白或出现花斑状充血,皮肤、鳍条基部、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肌肉和内脏有出血症状,消化道内无食物。 慢性型的病程长,为急性感染期之后的流行中期,表现为亚临床,主要症状为体色发黑、眼外突、鳃苍白和肿胀;体表很少观察到出血症状,解剖可见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病鱼动作迟缓,但死亡率较低。 神经型多见于急性感染后的流行末期,为病毒感染脑部所致,病鱼临床上表现为运动异常,包括静止不动或沉底、快速蹿动或螺旋转动、异常剧烈游动等神经性症状,部分鱼还可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检无明显的病变。病鱼可缓慢死亡,但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检测 对于VHSV的检测,目前有细胞培养、人工感染,出现细胞病变(CPE)后,用中和试验(NT)、免疫荧光(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PCR中的一种方法对病毒进行确认。其中实时荧光RT-RPA,与PCR术相比较,具有成本低、耗时短、操作简单、不受检测场地限制等优点。通过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有利于尽早切断病原传播,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雨,郑晓聪,温智清,贾鹏,孙洁,毛明光,田城城,黄倩君,秦智锋,刘荭.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实时荧光RT-RPA恒温检测方法的建立[J/OL].中国兽医科学,2020(04):1-8[2020-03-20].https://doi.org/10.16656/j.issn.1673-4696.2020.0064. [2]翁善钢.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与诊断[J].水产养殖,2014,35(02):49-50. [3]陈爱平,江育林,钱冬,陈昌福,李安兴,黄捷,杨冰.水生动物疫病病种介绍: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J].中国水产,2011(02):57-58. (本文已被浏览 8179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