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bet888app下载中心 盛世游戏客服 | 出处:科学养鱼 作者:梅广海 vrbet888 2016-05-09 15:58:00 | 海安的河流现状基本能反映现阶段同类地区河流水域的概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后,应对农业面源污染、牧业粪便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问题。各级政府要求改变水体的表观质量,并把水生动植物的增养殖列入综合治理的助推手段之一,解快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渔业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现状与问题 海安的河流大多为人工开挖,境内河流面积10多万亩,丰水期河流水面积近7万亩,均为典型的浅水型河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河流的水质、河岸带、河道等在各类直接或间接、潜在或显在、独立作用与累积干扰的作用下遭到污染,农作物秸杆丢弃问题、畜禽业粪便直排问题、生活垃圾倾倒问题、“三废”排放问题,河流这一共享资源成为“天然垃圾场所”,导致河流的水体功能的退化和降低,富营养化问题显现。比如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部分水域的水草郁闭度已大于70%,河水氧化能力弱,水体透明度小,溶解氧量低,导致水质变坏,河水呈“皮蛋”味、霉味、石油味、腥臭味等,河床淤积沼泽化加快,藻类代谢、消亡产生的藻素,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危害水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显著标志是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过去的它具有洗涤、游览、水产养殖,以及航运、灌溉等多项功能,现在的它是非经济水生植物泛滥,水清水秀的面貌全非,老百姓有呼声,治理迫在眉睫。 2013年,海安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清洁水源的“清水工程”,充分认识到渔业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河流水质对渔业依赖的关键所在,提出“以河养河”举措,从控制和减少漂浮水生植物孽生入手,进一步控制和减少藻类孽生、水蚤类孽生,最终实现有效减少水域无机营养成分如氨氮、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积累,促进有机物指标下降,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恢复河流水域的渔业功能。 二、对策与建议 1.清水渔业技术 本研究是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的实际应用,通过鲢鱼滤食9~40微米的食物,贝类滤食几个微米的食物,鱼、贝类的取食作用增加水体光照深度,促进沉水植物生长与繁茂。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竞争吸收营养盐类,其化感作用可克藻。沉水植物的引入促进浮游动物数量的增加,水蚤食藻。食草鱼类的精准加入,避免水生植物自身污染,实现水体中的藻类、氮磷营养元素转移到动植物体中,营养物的迁移、降解及输出通过营养级联响应可以变为现实,进而修复河流生态环境从藻型浊水态转变为草型清水态,长效改变水体的质量,达到实际意义的清水目的。 2.创建宜渔条件 自古以来,河流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河流为人类提供优美亲水性人文环境,人类的不当活动对河流的发展演替则具有反作用。当受生境协迫,渔业资源生物对河流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当水环境使水生生物难以生存时,渔业对水环境的改善能力则降为零,创建宜渔环境条件显得非常重要。 (1)水质 宜渔水质指标的提出的出发点,应确保养殖水生动物生存、生活、生长。总体的要求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以及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的规定。 (2)环境 宜渔环境要求。周围无污染源,如工业三废、超标污水过境、畜禽粪便直排、农业废弃物、农药、生活污水、各种垃圾等。河面开阔,受光(风)面大,河岸树木、芦苇的遮阳指数小于0.2,水生动物可利用水草的水面郁闭度小于50%,渔业可利用的沉水植物占比不小于8%。 3.河流整治 对现有河流整治的要求:适合鱼、虾、蟹、贝、草(沉水植物)的赖以生活生长的环境。一是河面、河岸长效保洁,通过全员素质教育,自觉参与、维护水面清洁;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应改进农业生产耕作布局,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禁止牧业粪便直排,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农作物秸杆禁抛禁烧;四是清整河中的塌坎与坑塘,定期疏浚过多淤泥,淤泥深20~30厘米,最好是“硬质”底质;五是从四月份开始,清除无渔业利用价值的水生植物,构建可控人工水草区域;六是结合河流整治,人工调整土著鱼类种群结构,清除无经济价值的野杂鱼。 4.拦护设施 拦护设施的建造安装要求:不影响泄洪排涝、不影响船只通航、不影响农牧业用水;拦护设施的样式、用材与环境协调,不影响环境美化,建造永久性拦鱼设施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5.苗种放养 (1)基本思路 放养的主导品种以充分利用河流过剩的天然饵料为前提,通过生物方法增强河水净化功能,鱼、虾、蟹、贝、草兼顾,“四大家鱼”与土著鱼类并重,合理搭配鱼、虾、蟹、贝的放养比例,放养模式,循序渐进,逐步过度到养殖对水质要求高、附加值高的水生经济动物。 (2)苗种来源 各类苗种来源于本地有资质的水产苗种培育生产单位或购自省级以上水产良种生产企业。 (3)放养时间 本地区一般选择在12月至翌年3月间进行,部分品种可延期到5-6月份。 温水性鱼种的放养一般在冬捕结束后即可陆续放养鱼种,最迟在3月底前放养结束,尽可能早放。 贝类(螺、蚬、蚌)放养宜在清明节前进行。 (4)养殖方式 近期宜采用放牧式渔业,中期可推行增养殖渔业,远期(水质达标)可推行养殖渔业。 (5)放养品种 鱼类、贝类、沉水植物并重。 草型富营养化的河流,且有渔业利用价值的水生植物繁茂水域。建议亩放养250~750克的草鱼25~30尾、75~125克的鳊鱼10~15尾,100~250克的鲢鱼(河东、河南地区亩放50~80尾,里下河地区亩放80~120尾),100~250克的鳙鱼(河东、河南地区亩放5~15尾,里下河地区亩放20~30尾),投放贝类(螺蛳、蚬、蚌等 )25~100千克。 藻型富营养化的河流,且水生动物可利用的藻种多样的水域。建议每亩放养250~750克的草鱼10~15尾、75~125克的鳊鱼5~1 0尾,100~250克的鲢鱼(河东、河南地区亩放100~150尾,里下河地区亩放150~200尾),100~250克的鳙鱼(河东、河南地区亩放10~15尾,里下河地区亩放30~40尾),投放贝类(螺蛳、蚬、蚌等 )25~100千克。 三、讨论与小结 1.河流渔业功能的恢复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工程治理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恢复。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美、德、瑞士等国纷纷对原来的河流治理思想进行反思,摒弃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唯效率主义”的河流渔业观念,提出生态治河、以河养河的新理念,“清水工程”提出与实施,充分体现了生态学理论,通过保护性与修复性措施,提高、维持水体质量。海安已经开始实施的“清水工程”,在一系列传统措施(外源性污染:截污、污水改道、水体除磷;内源性污染:清淤、营养盐钝化、底部曝气、沉积物覆盖、絮凝沉降、稀释、调节氮磷比等)中进行选择性的组合应用,探索修复或重建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方法与途径,可操作性强,具有雷同水域地区的河流整治可以仿效。 2.为了使“清水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初衷,整个工程须由各级政府统筹:如河面长效保洁、水底达标疏浚、过境客水的治理——截污、监测属地尾水水质、宜渔水域的开发利用等。 3.沉水植物为营养盐的迁移、降解及输出的中间体,构建可保护、可利用的人工水草区域,以吸收高浓度营养盐与藻类竞争,或是通过化感作用克藻(Andersen en al.,1982;Gross.2003),同时自身是食草鱼类的食料。 苦草是污染水体的理想修复植物,可作为营养盐富集的优先选择物种,即先锋种。国内学者乔建荣等(1977)的研究表明,苦草对生境的要求与藻类极为相似,因而与藻类的竞争作用表现得就愈加明显。其对营养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4周静态试验期内苦草对总氮(TN)去除率达66.64%,对总磷(TP)去除率可达90.02%,氨氮(NH4+-N)去除率达到91.94%。治理作用相对持久、稳定,起到了“营养库”的作用,有效将水质和底质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与富集。审视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在“清水工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是预防控制河流富营养化的一个方向。 在8月份前实行保护性栽培,9月份后取消保护设施供水生动物取食,避免水生植物对水体的二次污染。球茎及种籽待翌年春季水温回升到15℃时开始萌发前实施保护,进入新的生长周期。区域水草的保护与利用结合,方法简单、可取。 4.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水生动物(鱼贝类)食物关系成为渔获物迁出水体。鲢鱼滤食9~40微米浮游植物、腐屑,其滤食作用抑制水花的发生,同时将同化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渔获物形式移出水体,能够有效减少水域营养物质的积累;另一方面,鲢鱼的摄食活动会将大量未吸收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排泄物,捕食和游动时鱼对水底的搅动会把营养物质引入水中刺激小浮游生物的生长,加快水中有机物的周转速率,加之滤食不了的微小浮游植物会活跃生长,常常是贝类可滤取的食料。故把贝类列入放养计划有其特定的生物作用。 由于使用浮游动物对藻类进行控制的效果较不稳定,以浮游动物为主要取食对象的鳙也应作为混养对象,其鲢鳙鱼的放养比例可在(3~4)∶1至3∶2之间。 5.刘建康等得出遏制水花的有效混养生物量为40~50克/米3,王海珍等表明鲢鱼的初始放养密度在75克/米3时控制效果最佳。按照建议的放养计划,5月中旬可达到40~50克/米3生物量,6月底可达到75克/米3生物量。正常情况下,7月份以后即可保持最佳密度。此时水温正处于藻类适温期,混养生物量基本达到最佳密度,正常年景下可望达到生产者、消费者相对同步的要求。当然,养殖容量的确定不可能是常数,而只能是随着诸多因素或条件不断变化的变数,需因地制宜,适时调整。
转载声明 如需转载,请在篇尾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梅广海 3.《科学养鱼》杂志社微信号:kxyyzzs
(本文已被浏览 5049 次) | | | | 文章分类 | | | | 相关文库: | | 相关资讯: | | 文章链接 | | | |